首页 >> 展厅展示 >> 文史资料 >> 在生育自己的故乡兴学

在生育自己的故乡兴学

作者:厦门大学 日期:2013-03-29 点击:8735

辛亥革命成功后,陈嘉庚满怀胜利的喜悦。他说:“民国光复后余热诚内向,思欲国民一份子天职,愧无其他才能参加政务和公共事业,只有自量绵力,回家乡集美社创办小学校,及经营海产罐头厂。”1912年金秋时节,陈嘉庚带着家眷和价值7000元的机器设备,踏上回乡之路,他要在家乡办两件事:兴办工厂,创办学校,实现自己实业、教育两者兼而有之的救国抱负。这年冬天,陈嘉庚在集美创办了制蚝罐头厂,但由于技术不过关,制蚝罐头的试制很快就失败了。实业救国之志难酬,陈嘉庚干脆就抛弃了在家乡办企业的念头,而将整个的心思和气力放到兴学救国上,他这样写道:“诚以救国既乏术,亦只有兴学之一方,纵未能立见成效,然保我国粹,扬我精神,以我四万万民族,抑或有重光之一日。”新加坡《国民日报》1918年6月18日。

这位身居英属新加坡的中国人,曾经苦苦地思索过西方富强的原因,对东西方几个国家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比较。他说:英美法德男女不识字者,百人中不满10人,日本百人中不满20人,而中国百人中则有90多人不识字,这样的中国人在世界竞争中未免要遭受天演的淘汰。为了免遭天演的淘汰,他决意要在故乡的土地上演一出教育兴国的大剧。

当年集美没有任何的小学,有的只是各角房各家族邀集家族成员办的私塾,儿童十几岁还在家中或滩涂上裸体游戏,按陈嘉庚的说法是“儿童裸体成群,或游戏,或博赌”,“如不改善,十数年后,岂不变为蛮野村落者”;陈嘉庚:《谈闽省教育》,载《南洋商报》1933年8月14日。而且各个家族之间往往为了争夺田间灌溉的水源和海域、滩涂发生争执与械斗,将同一个村庄的孩子卷进不同家族的纠葛与仇恨中。这一天,陈嘉庚把各角房各家族的老大召集到集美大社祖祠,劝各房乡亲停办私塾,抛弃宗族间的成见,联合筹办集美小学,学校经费则由他一人独资承担。在如此慷慨如此心系桑梓的还乡人面前,集美的各角房老大都服帖了。1913年1月27日,乡立集美两等小学校借村中的几座宗祠同时开学,开学后,陈嘉庚便买下了数十亩渔塘,填土造地,建成了以木质平屋为主体的新校舍,秋天,学生们就告别祠堂搬进了新校舍。在《集美小学记》中,陈嘉庚亲笔写下了他创校的初衷:“概祖国之陵夷,悯故乡之哄斗,以为改造国家社会,舍教育莫为功。”

这一年的9月,在集美小学搬进新校舍之后,陈嘉庚再度返回新加坡,发展他在南洋的实业,他清楚自己既然选择了振兴教育以救国的道路,也就必须赚大把大把的钱,花大把大把的钱。

1914年8月,也就是陈嘉庚返回新加坡的第二年秋天,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德国向英国宣战。在印度洋上,德国的EMDEN巡洋舰击沉了几十膄东南亚的商船,海路被阻隔了,南洋华侨的实业因此一片萧条,陈嘉庚工厂制造的菠萝、黄梨罐头等产品严重滞销,企业全面衰退。战火毁坏了原有的经济秩序,但也会给杰出精明的企业家、商人带来机遇,此时的陈嘉庚审时度势,及时改变经营战略。他抓住战争打乱原有航运格局的时机,将自己的产业向国际航运业务拓展。1915年,他租下“万通”、“万达”两艘货轮,开始在新加坡、印度和波斯湾的大海中来回穿梭,从事稻米、木材的海上运输。1916年,他改租船为买船,以30万元购置了载重3000吨的“东丰”号货轮,第二年,又以42万元买下了载重3750吨的“谦泰”号货轮,将两艘船都租给法国政府,每船每月收取费用12万元,同时将因战争罐头滞销而积压下来的白铁片高价出售。之后,他又根据经济局势的变化,将罐头厂改为橡胶厂,将稻米加工厂改为橡胶制品厂,产品直接销往美国,谋取高额利润。战争不仅没有把陈嘉庚的企业冲垮,反而让陈嘉庚的企业更加壮大起来。经济壮大,办学有了更坚强的后盾,陈嘉庚在家乡的办学举动便一发不可收了。

1916年10月,陈嘉庚派胞弟陈敬贤回到集美,开始了大规模的学校建设。

1917年,集美女子小学开学;1918年,集美这块原本贫瘠的土地上,骤然出现了一片红砖绿瓦、中西合璧的建筑群,集美学校的大礼堂,“居仁”、“立功”、“尚勇”等教学楼群建成,供学校用的电灯厂、自来水塔、餐厅、浴室、大操场等公共设施也相继建好,集美师范学校和集美中学成立并开始上课。之后,陈嘉庚又创办了集美幼稚园、集美水产科、商科、农林部、国专部,增办了集美女子师范、集美幼稚师范。与此同时,集美医院、集美图书馆、集美学校储蓄银行、科学馆、体育馆、军乐亭、植物园也先后设立。由此,在东南之滨的浔江出海口,一个美丽的以现代教育为宗旨的学村出现了。在集美学村学习的孩子们,享有校方免费供给的日常用品和统一制服,不用缴交学宿费,师范生还免交膳食费。他们来自闽南一带,也来自东南亚各国,在陈嘉庚的心里,集美学校不仅是故乡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家园,同时也是“海外侨生的摇篮”。在现代教育刚刚兴起的中国大地上,当年集美学村内的学校,其教育设施远远超过了当时国内同类学校,那时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曾电令福建、广东省长,请令两省统兵长官,辟“集美为永久和平学村”,那时很有影响的《社会与教育》杂志,称集美学校“是世界上最优良、最富活力的学校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摘自《厦大往事》 作者 朱水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