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展厅展示 >> 海洋科技博物馆 >> 海洋生物展区

A2-1.png

A2.png

1.png

4.png


2.png

3.png

海鲢.png

8.png

16.png

欧州鳗鲡.png

白海豚A2.png

白海豚A2-.png

浮 游 生 物

帆水母(水螅体) Velella velelle (Linnaeus, 1758)

浮游水螅体:浮囊体呈椭圆形或盘状。帆板三角形,竖立于浮囊体上。浮囊体内部无色,呈透明海绵状,内部有放射状的、充满空气的细管网。浮囊体下方有干群,由触手体、主营养体、小营养体和生殖体组成。整个群体呈蓝紫色。它的三角帆漂浮在水面上,因此,属于“水漂生物”。

属于热带暖水种,分布于我国东南近海。

blob.png


银币水母(水螅体) Porpita porpita (Linnaeus, 1758)

浮囊体透明,扁平,呈圆盘状,由30个左右的同心环和50-60条放射管组成。触手体排列成圈,围绕体盘周缘,每条触手体有3行纵列分散的短枝,每枝末端膨大,具刺胞。主营养体位于浮囊体下方的正中央,周围列生许多小营养体。浮囊体的背面中央附近有很多小的疣状突起。

本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太平洋,在我国东海(暖流区)和南海常可采到,有时也会出现在港湾内。

blob.png

 

僧帽水母 Physalia physalis (Linnaeus, 1758)

浮囊体呈泡囊状,白色,透明,但两端带蓝色;囊体前端稍尖,后端钝圆,顶端有1个背峰和几个横隔。因其囊状部分酷似16世纪的葡萄牙战舰,又被称葡萄牙军舰水母(Portuguese Man-of-War)营养体约30个左右,其中部和口部稍为膨大,呈葫芦状。生殖体呈树枝状,每个小分枝上具胶囊状的生殖体,囊内为颗粒状的生殖腺。触手有强大的刺丝胞,可分泌神经毒素杀死细小的海洋生物,人若被其蛰伤其痛难忍,严重者可能毙命。

本种分布于我国东南沿岸水域,是属于“水漂生物”类群(pleuston),可作为气象和暖流的指示种。

blob.png

 

海月水母 Aurelia aurita (Linnaeus, 1758)

伞径260-400毫米,有8个宽大的缘叶;4条口腕,口腕胶质较硬;具4个胃囊;伞部具网状辐管,纵辐管不分枝,主辐和间辐管各分4-5侧枝,所有枝管与环管相连接。

这是常见的水母,分布很广,几乎遍及世界各海;具较强的观赏价值,是各类水族馆最为常见的水母种类。我国近海常可采到,特别是黄、渤海区,数量更大。

blob.png


 

日本毛虾 Acetes japonicus (Kishinouye, 1905)

身体较大,体长可达30-40毫米,额角短小,头胸甲具眼后刺和肝刺;第一至第三胸足均具微小的螯;尾肢内肢上一般只有1个较大的红点。

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、亚热带海区。它在我国分布于南黄海以南各海区,以南海的产量较大。

我们日常食用的“虾皮”主要构成就是毛虾,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天然钙质。

blob.png 


海蜇 Rhopilema esculentum (Kishinouye, 1891)

成体伞呈半球形,外伞表面光滑,胶质较厚,中央更厚;伞径可达250-600mm,最大可达1m。伞缘有112-160个舌状缘瓣;无缘触手;具8个感觉器;8条口腕,每条口腕约有150-180条丝状物和30-40条棒状物。成体口腕末端愈合,大型的口消失,依靠缘瓣上的小型吸口吸食。

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海域,可供食用、入药,是我国渔业的捕捞对象,在我国已形成海蜇渔业,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增殖放流。海蜇的食用已非常普遍,加工后,口腕部称为“海蜇头”,伞部成为“海蜇皮”。

海蜇的生活史中分为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,存在世代交替现象。

blob.png

 

南极磷虾 Euphausia diomedeae (Ortmann, 1894)

这是一种大型磷虾,一般体长50毫米,最大可达98毫米,寿命可达6年;额角短,背甲具颈沟;第一触角第一柄节有1宽的叶壮突。

本种主要分布于南极海,为须鲸的主要饵料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,以苏联为首的一些国家开始对南极磷虾进行大规模商业化捕捞,最高年捕获量约为48万吨。随着苏联解体,南极磷虾的捕获量骤减。其后,日本、韩国、挪威等国相继加入商业捕捞行列。近年来,我国也开始对南极磷虾进行商业捕捞,并已有冷冻磷虾上市。除了直接食用,南极磷虾还能提取虾油制成各种保健品。

blob.png

图片来源:http://www.wikipedia.org


鱼  类

欧洲鳗鲡(Anguilla anguilla) 

blob.png

(图片来自V. Tachos & D. Bobori)

隶属鳗鲡目,鳗鲡科,鳗鲡属。

形态特征:身体细长,皮肤粘滑,呈棕色、黑色或橄榄绿色,腹部黄色,一些成体可能呈银色,最长可达1米 。体圆细长,下颔比上颔长;鳞片隐藏鱼皮肤之下;成鱼的背部黑灰绿色,腹部为银色。

生态习性:原产于大西洋,栖息河川、河口、潟湖,喜钻洞潜居,以虾、蟹、贝、海虫维生的肉食者。秋季成熟的鳗鱼,将开始作长途的产卵洄游,由河川降海在到大西洋的马尾藻海产卵,其受精卵会在春季和夏初被发现。寿命最高可达85岁。

分布:分布于地中海、波罗的海、北非摩洛哥、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等海域,中国暂无。1993年,中国大陆引进20吨欧洲鳗苗试养。

 

眼斑豹鳎(Pardachiruspavoninus)

blob.png

(图片来自陈明茹,杨圣云,《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鱼类图鉴》)

隶属于鲽形目鳎科豹鳎属。

形态特征:一般体长12cm左右,最大可达25cm。背鳍65~69;臀鳍50~53;腹鳍5;尾鳍18。侧线鳞7~8+77~87。体长圆形,很侧扁。头短高。吻钝圆。两眼右侧。眼间隔微凹,有鳞。口歪形,亚前位;右口裂较长。唇发达,上唇前端有毛须状突起。两颌仅左侧有小绒毛状牙。头体两侧被弱栉鳞,头前下缘及前部左侧鳞绒毛状,背、臀鳍无鳞。左右侧线侧中位,直线形;左侧具颞上支。背鳍始于吻前端背缘;鳍条分支,最后鳍条略不连尾鳍。臀鳍始于鳃孔后端稍前下方。无胸鳍。腹鳍不对称。尾鳍圆形。体右侧淡黄褐色,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棕黑色细环纹,环内较淡且常有1~4个棕褐色小点;鳍与体色相似,奇鳍仅有环纹。盲侧淡黄白色。

生态习性:近海暖水性鱼类。栖息于水深2~40m的多岩礁沙或泥底质海区。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,尤其是小型甲壳动物。皮肤下的囊可分泌毒素,其黏液可驱赶鲨鱼。

分布:分布于印度—太平洋:西起红海,东到萨摩亚,北至日本南部,南至澳大利亚昆士兰。我国产于海南岛、广东、广西及台湾沿海。


居氏鼬鲨(Galeocerdocuvier)

blob.png

(图片来自 Alvheim, O./Institute of Marine Research (IMR) )

 

隶属于真鲨目,真鲨科,鼬鲨属。

形态特征:体长3-5米,体呈纺锤型,躯干相当粗壮。尾上叶长而尖。牙大,边缘有锯齿,一侧深凹。呈淡灰色,幼鱼具暗色斑点及横带块。头宽扁。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。吻短而宽圆。眼近圆形,瞬膜发达。前鼻瓣短而呈三角形;唇沟很长,上唇沟几达下唇沟之两倍长而接近眼之前角。 口裂宽,深弧形,口闭时上下颌紧合,不露齿;上下颌齿同型,宽扁斜三角形,边缘具明显锯齿,齿尖明显外斜,外缘有一凹刻,凹刻下方具3-6小齿尖,小齿尖之外缘亦具明显锯齿。喷水孔裂缝状,中小型。体背侧灰褐色或青褐色;背鳍2个,背鳍间存在明显的隆脊;尾柄隆脊不高,第一背鳍宽大,起点与胸鳍内角相对,后缘凹入,上角钝尖,下角尖突;第二背鳍小,起点在臀鳍起点之前,后缘入凹,后角尖突。胸鳍中大型,镰刀形,后缘凹入,外角钝圆,内角钝圆,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端。腹侧白色。 尾鳍宽长,尾椎轴上扬,上叶位于近尾端,下叶前部显著大三角形突出,中部低平延长,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,后部扁三角形微突出,与上叶分隔处亦具缺刻,尾端尖突。体侧和鳍上具不规则褐色斑点,连成许多纵行及横行条纹。

生态习性:环境适应能力极强,喜阴暗水域。具有垂直洄游习性,白天在深水域活动,夜间则至水表层或浅水域捕食。一般捕食贝类、甲壳类和鱼类,为卵胎生动物。

分布:广布于暖水海区,从近海到外海均可见到。世界范围内温带及热带海域。

  

宝刀鱼(Chirocentrusdorab)

blob.png

(图片来自 Randall,J.E.)

隶属鲱形目,宝刀鱼科,宝刀鱼属。

形态特征:一般体长30厘米,最长达3.6 米,体重300~700克。体延长,甚侧扁,似长刀状。口较大,前上位,下颌稍向前上方突出。口裂倾斜。上颌骨伸不达前鳃盖骨,上颌中央有2犬牙,侧牙细小,下颌具强大犬牙。眼大,被薄的脂眼睑。体密被细小圆鳞,极易脱落。头和背为蓝绿色,头侧和体侧为银白色。背鳍1个,位于体后方与臀鳍起点相对;胸鳍位低腹鳍特小;尾鳍深叉形。上颌骨向后伸不到前鳃骨上。上颌中间和下颌着生着强利的犬牙。上颌两侧和腭骨有细密的小牙。鳃孔大。鳃盖条8。鳃耙侧扁有细锯齿。体被圆鳞。奇鳍基部有鳞鞘。偶鳍基有腋鳞。尾鳍有细小鳞。背鳍位于臀鳍前半上方。臀鳍始于背鳍起点的下方。胸鳍较低位。腹鳍小。尾鳍深叉形。体背部青绿色,两侧银白色。

生态习性:肉食性,攻击并掠食其他鱼类,这不同于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其他鲱类。两腭具大牙,以捕捉并咬紧猎获物。

分布:广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暖水区,在中国见于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。以虾类和小鱼为食。


黑线丹波鱼(Dampieria melanotaenia)

blob.png

(图片来自Murdy, E.O./Ferraris, C.J., Jr. )

隶属鲈形目,拟雀鲷科,丹波鱼属。

形态特征:体长椭圆形,侧扁。尾柄短而高,甚侧扁。口裂斜,口裂始于眼下缘水平线上。眼间隔凸。腭骨与舌面无齿。下咽齿不愈合,分离。纵列鳞56—61。侧线分为上下二部分,二侧线间有鳞5行。背鳍基底很长。尾鳍圆形。生活时背部红褐色,腹部红色,眼前缘与颊部有蓝色斜纹,体侧与奇鳍上有纵带条纹。颌齿多行,外行齿锥状,内行齿小,近缝合部每侧有犬齿。犁骨齿呈半月形齿群。体被中大栉鳞,一纵列鳞约60枚,侧线中断为2。上侧线走向与背鳍平行,止于背鳍基镀末端,下侧线始于尾部,止于尾鳍基。

生态习性:暖水性小型鱼类, 一般栖息在礁盘浅水海域。

分布:分布于南洋群岛、日本、及太平洋热带海区以及南海诸岛、海南岛海域、台湾南部等,属于暖水性小型鱼类。[[7]]


豹纹鲨(Stegostoma fasciatum)

blob.png  

(图片来自 Randall, J.E.)

隶属须鲨目,豹纹鲨科,豹纹鲨属。

形态特征:体侧具明显之隆嵴。头圆锥形,稍纵扁;头侧不具皮褶。吻端宽圆。眼很小,侧位,无瞬膜。鼻孔近口部,鼻孔缘具短而尖凸之须;具口鼻沟。喷水孔中小,同大于眼径或略小。鳃裂小,第四及第五鳃裂几重叠,内鳃不具滤器。口裂中大,腹位,横向。齿小,叁尖头型,即具中央齿尖,侧边各具1小齿尖。尾柄无侧隆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