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展厅展示 >> 文史资料 >> 陈嘉庚文章:厦大不宜改名福建大学

陈嘉庚文章:厦大不宜改名福建大学

作者:chenlw 日期:2013-03-25 点击:170

余蒙张副会长厚意,略报告南洋华侨大概。现有一事亦与南洋华侨略有关系,敢费诸君时间,略陈一二。昨日余往见教长陈立夫,渠云省政府前来函,要办一间福建大学。陈君复函谓经有厦门大学,在战争期间不宜增加大学。而省府再来函,谓既不许创办,请将厦门大学改为福建大学。本拟电余知悉,为余来渝故中止。后余往见孔院长,孔君亦以此事见告,余均未回答可否。余不幸前遭世界商业不景气多年,致损失颇巨。今晚对诸君所不能己于言者,窃有三项怀疑。(一)新加坡有一所病院,名曰“陈笃生医院”,系七十年前,华侨陈笃生捐资六千元创办,迨后由政府接收。因地方发达,规模扩大,每年政府开费至百余万元。距今约二十年,政府欲新办一中央医院,有人提议将陈笃生医院改为中央医院,乃将此提案交新加坡“议事会”解决。该会议员二十余人,华侨仅占三人,结果否决,其理由为“陈笃生虽仅捐六千元,当时若非彼首倡议举,安有此医院,今日政府如欲创办中央医院,应另处设立,不宜埋没创办人名誉。”以殖民地洋人尚待华侨创办人如斯高风,我国素称礼义之邦,反欲如是摧残,诚所不解,况厦门大学系地方之名,与余姓名无丝毫关系也。(二)我国科学落后,近来对农业已有注意,设大学农林科及实验场许多处,至于海洋生物尚多未及,若外国则山海并重。以我国海岸线之长,海产丰富,利源之大,不亚于诸富强国家。抗战前两三年,北平某大学提倡派员调查,可供研究之机关,乃招数大学组织委员会,议决须有三项资格,方合为海洋生物实验所,一,该大学或专门学校须临海,二,该处海产须丰富,三,须化学生物等仪器完备。委员会由天津至广东,沿海调查结果,认厦门大学为最合格,故每年暑假二个月间,北平及他处大学,多有派员来厦大研究海洋生物者,已经两年。国内各大学或专门学校,如需用海产物标本,亦常由厦大供给。此为厦门大学与国内诸大学不同之点。兹如改为福建大学,当然移往他处,对于海洋生物无从实验,关系非轻。三,南洋华侨福建居半数,其家乡多在厦门附近一带,自厦门失陷,闽侨无家可归,痛苦哀情不言而喻,因厦门为闽侨唯一出入门户,盼望抗战早日胜利,俾得重睹家乡,兹政府无故将厦门大学改为福建大学,或难免海外闽侨,疑政府将步甲午故智,如台湾之放弃乎?此本免增加闽侨之悲痛,于抗战时筹赈及外汇之助力,难免有多少不利。以上三项疑问,与华侨略有关系,故并述之。复有一事,应向本会诸君道谢,则前蒙通过余之提案是也。汪精卫与余相识已久,厦大倡办时,渠曾来函愿任校长,余亦接受,其妻陈璧君已来住鼓浪屿;其后粤军回粤,乃因从事政治无暇兼顾,来函告辞,自南京失陷后,在洋屡闻彼主张和平,余绝不敢置信,盖和平则亡国,虽孩提亦能知晓,乃广州汉口相继沦陷,报载路透社记者,电传汪精卫发表和平谈话,余即发电查询是否有此误国主张,渠复电承认,并道其理由,余再电极力驳斥其错误,并劝其回省,渠复来电力辩其主张,谓须和平乃能救之,并劝余通知南洋华侨与表同情。余至此知无法挽回,一面复电极骂其为卖国奸贼,甚于秦桧,一面致长电此间某大报,请发表反对,然未复可否。不得已乃发电向本会提案,谓“敌未出国土前,言和即汉奸,”虽未指何人,而目的则针对在汪身上,蒙诸君赞成通过。今晚得相聚会,特为此事敬致谢意。越两天教部陈立夫招同萧君吉珊来见,云前日所告厦大改名事,从兹作罢,以后决不复提起,并已函复福建省当局不准其要求矣。

   (摘自陈嘉庚《南桥回忆录》第106页——107页,题目系编者所加。)